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食安辟谣

葡萄变色依赖喷药催熟? 专家:安全性没问题 但难免“好看不好吃”

作者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来源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时间时间:2019-07-10 10:02:18
描述

总觉得你吃的葡萄是催熟的?近来一则小视频更让这种担忧多了几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该视频中一男子手持网袋样喷枪,把绿色的葡萄套入袋子里喷淋几下,绿色的葡萄变成了紫色。而在配音中则表示,“现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经开始变红,然后下午用催色剂,强制转色,变成这个颜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北京7月10日讯 总觉得你吃的葡萄是催熟的?近来一则小视频更让这种担忧多了几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该视频中一男子手持网袋样喷枪,把绿色的葡萄套入袋子里喷淋几下,绿色的葡萄变成了紫色。而在配音中则表示,“现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经开始变红,然后下午用催色剂,强制转色,变成这个颜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

  “催色、套袋、强制转色、7到10天……”一系列词汇让人觉得饱满酸甜的葡萄背后一定藏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对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强研究员表示,视频使用的应该是催熟催红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葡萄使用已登记的促进生长或无核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既是葡萄生产实际需要且必要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的葡萄是安全的,只要已登记就是国家允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可以像视频中的浸果办法,也可以采取喷雾或者是醮果方式。

  对于视频中提到的“转色”,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很多水果为了防虫增产,往往果实很小的时候就套纸袋,而缺乏光合作用的果品颜色会偏浅,收获前去掉纸袋,便于果实显色。视频中喷的应该是类似复合叶面肥,目的在于加快葡萄转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除了颜色的改变,很多消费者更关心水果“催熟”的老话题,而通过各种科普报道可以发现,消费者常说的催熟剂其实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于视频中的行为,王强表示,葡萄一般不用催熟或催红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因为即便外观得以着色改变,但品质往往不如自然成熟果。另外,即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因为其毒性很低、残留极微,葡萄消费的安全性也没有问题。

  钟凯也持有相同意见,在他看来,水果运输和销售需要考虑贮藏因素,即便有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出现,用量如果过量,反而会加快果品腐烂变坏,对商户而言得不偿失。


(责编:唐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1.本网站刊发或转载网站新闻/报文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