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脯是客家人对白萝卜干的别称,其与潮汕咸菜、鱼露并称为“潮汕三宝”。每年冬至前北风起的晴天,就是制作菜脯的好时节。100斤的白萝卜,能制作成20斤左右的萝卜干,美味又下饭,价格也便宜,一直以来颇受当地人的喜爱。
近年来,宾川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以水果产业为主导的完善体系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宾川县先后获得“中国水果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
天气转冷,按照传统习俗,我国很多地区的家庭就开始置备腌菜了。冬季吃腌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人们到了冬天不像现在一样能吃上丰富多样的蔬菜,用腌制的方法提前将蔬菜贮藏起来留在寒冬腊月慢慢食用无疑是个好办法,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如今,腌菜在国人的餐桌上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田园蔬菜,还是鸡鸭鱼蛋,经过盐的掺和与时间的发酵,都能变成饕餮美味。
中国食品报讯在人们的印象中,“铁公鸡”一直是代指一毛不拔特别吝啬的人。而在山东省聊城市,却有一种名为“铁公鸡”的美食,其以“铁公鸡”为名,身硬如钢,煮食如铁,细嚼慢咽,回味无穷。同时,聊城“铁公鸡”制作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聊城特产“铁公鸡”,有一段佳话传承至今。1935年,老舍探望山东大学教授萧涤非,恰逢有聊城朋友送萧涤非熟鸡一只。两人会同赵少侯在大明湖畔历下亭坐定,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近日喜获丰收。文登是山东优质水果主产区之一,苹果种类繁多,著名的有红富士、乔纳金、北斗、小国光、红将军、嘎拉、红津轻、红星、红香蕉等。“昆嵛山”牌苹果享誉国内外。
密云区穆家峪镇的特色桃品——“元春”桃刚刚成熟。300亩桃园今年首次挂果,眼下进入采摘季。果园负责人介绍,这种晚熟桃4月开花,10月中下旬成熟,可存放至元旦、春节,故名“元春”。该桃生长周期180天,单果重量400克左右,含糖量18%以上,具有色泽鲜艳、白里透红、果香浓郁、清脆可口等特点。由于今年首次挂果,年产约10万斤,等明年进入盛果期,预计年产可达300万斤。
为了鼓励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村里投资30余万元,对农户补贴50%整修土地,实行苗木补贴,成立了灵宝市盛和农业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服务模式,聘请技术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指导,引领果农走产供销发展道路,实施水肥一体化、田间生草制技术,科学化管理,绿色标准化基地种植。
一是学习定标准。行业发展,标准先行。在餐饮行业,同样的原料,每个厨师做出的口味不同,这也是餐饮业的魅力所在。但是,确定行业标准与之并不相悖。餐饮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标准化之路。牛肉面之所以能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根本上就是讲究食材的标准化,口味的一致性,同样品牌的牛肉面馆,无论在哪一个门店,味道必定是统一的;即使不同的品牌,也至少能做到“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近日,河北省滦州市小马庄镇的一万余亩萝卜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近年来,滦州市小马庄镇积极推进水果萝卜和紫心萝卜的标准化生产、销售渠道整合、品牌提升保护等,壮大当地萝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诏安县太平镇属山区结合丘陵地带,西北部多山,东南部略平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3℃,无霜期340-350天,年降雨量为1600—1800毫米。太平镇富含硒元素的土壤面积53.5万亩,占全县富硒土壤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达74.8%,水源洁净,具有生产绿色优质水果的优越条件,是全国著名水果之乡。